△鳳凰山體育公園
△東安湖體育公園
改造提升36個既有場館;新建場館全面采用綠色建材;考慮賽后可持續利用……場館是大運會賽事的主要載體,也是最能體現綠色低碳辦賽的重要板塊。據悉,成都大運會遵循“綠色、節儉、必須”辦賽原則,推動辦賽、營城、興業、惠民同頻共振,持續提升城市能級水平,為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態樣板和惠民遺產。那么,成都大運會場館里藏著哪些“綠色”密碼?一起看看吧。
密碼①:場館改造
避免資源浪費,改造提升36個既有場館
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場館規劃方面充分考慮賽事需求,審慎進行場地選址和規劃,最大程度利用現有場館,最終確定改造提升36個既有場館,規劃設計13個新建場館,有效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通過統籌規劃建設,使多元化場館及賽事安排做到分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并結合先進施工技術控制建造浪費,進一步節約了資源成本,提高了場館建設質量和效率。
堅持“綠色低碳”,既有場館充分利用大運會契機優化自然通風和采光,所有場館進行了LED節能燈具替換,并實現多級照明控制;多個場館加裝布袋風管,使用VRV多聯變頻空調,促進場館高效穩定用能。經改造升級,大幅提高了場館的標準和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城市賽事舉辦和全民健身需求。
其中,四川省體育館作為大運會眾多場館中唯一列入成都“城市記憶老建筑”的場館,30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提升改造,也是此次大運會改造場館中施工難度最大、投資額度最大、工期最緊的場館之一。通過植入低碳智能技術,設立先進的燈光照明控制系統、暖通設備、自動消防噴淋系統等現代化設施,實現場館功能迭代升級。
市乒校作為大運會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場館,則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優先利用機關現存儲備物資進行保障,場館內辦公使用的桌椅板凳、打印機、電腦等,全為籌措借用。通過精準規劃、合理利用,成為大運會臨建設施最少的場館。
密碼②:場館新建
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
據悉,大運會新建場館充分利用新型建筑技術、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技術手段,實現場館低碳、節能、環保效果的最大化,并全面采用綠色建材,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產生。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塑造出多個獨樹一幟的城市新地標,成為成都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東安湖體育公園:采用最環保的施工方法】
東安湖體育公園作為大運會開幕式主場館,由“一場三館”組成,含4萬座大型甲級體育場、1.8萬座特大型甲級體育館、3000座甲級游泳跳水館、小球館。遵循綠色低碳設計理念,注重建筑與周邊環境的融合,集成應用9大項、38小項建筑業新技術,建筑形態凸顯金沙文化“太陽神鳥”,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成為國內領先的體育娛樂新場景。主體育場首次在西南地區大規模采用“預制清水砼看臺板”,該項新材料100%工廠定制生產,無現澆、無裝飾,是目前最為環保的施工方法;“三館”外立面由科技感極強的水平金屬百葉構件裝飾,以整體統一形式呈現,實現功能空間有機整合。
【鳳凰山體育公園:新型技術實現“保溫隔熱降噪”】
鳳凰山體育公園坐落于北部區域城市發展的重要節點,由“一場兩館”組成,含6萬座專業足球場、1.8萬座綜合體育館以及一座多功能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提前解決管線碰撞和標高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費,同時還采用了索膜結構屋蓋系統、穿孔鋁板外遮陽系統、蒸壓輕質混凝土(ALC)條板隔墻系統等新型技術,達到保溫隔熱降噪、提高建筑壽命、增加舒適度等效果。場館外立面設計靈感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并入選“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年回收雨水3000噸以上】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場館是成都大運會第一個竣工的新建場館,主要包括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館、全民健身用房、室外足球場及配套用房。植入“海綿城市”理念,周圍地面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技術,可以讓地面高效滲水、透水,持續保持路面干爽、安全。更重要的是,場館還具備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年回收雨水3000噸以上,基本滿足場館綠化養護用水。
密碼③:場館使用
大運惠民,充分考慮到賽后的可持續利用
成都蓉城隊球迷在鳳凰山體育公園足球場的“萬人吶喊”“萬人合唱”已成為現象級名場面,場均觀眾接近4萬人;作為成都最早的大型綜合游泳場,猛追灣游泳場經改造后設施設備先進完善,為專業水上項目訓練提供優質條件,同時保持場館票價不變,讓市民平價感受高品質的運動樂趣……
據悉,大運會場館建造充分考慮到賽后的可持續利用,更加注重全民健身需求。場館內部的各種設施和服務項目為參賽和觀賽人員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的服務,在賽事結束后將進一步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成都市體育局先后制定了大運會場館開放惠民行動方案與開放清單,有序推動大運場館應開盡開、充分利用。今年還開展“‘民’心閃耀·‘惠’聚蓉光——大運場館健身門票免費領”活動。自成都大運會籌辦以來,場館已累計開放近8萬小時,服務超過510萬人次,舉辦各類賽事730項,近2000場次;依托大運場館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1800余場次。
來源:成都日報